垃圾分類有哪3大關鍵問題?
發布日期:2021-08-23 瀏覽次數:404
伴隨著經濟的繁榮,消費的激增,城鄉垃圾量和垃圾處理形勢越來越嚴峻。如何合理有效地解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問題,避免垃圾圍欄村和垃圾圍欄?作者認為,垃圾分類無疑是重要途徑之一。
垃圾分類是指按照一定的規定或標準對垃圾進行分類、儲存、分類、投放和搬運,從而轉化為一系列公共資源活動的總稱。實現垃圾分類可以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,減少垃圾處理量,減輕城鄉垃圾處理壓力。
如何真正實現垃圾分類?作者認為,關鍵是解決三個問題:是什么、如何劃分、去哪里。
什么是垃圾分類?從意識上講,有關部門應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、教育和倡導,使消費者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,呼吁消費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,使消費者逐漸成為自覺和習慣性的行為。同時要重點宣傳垃圾分類知識。比如外賣餐品要分類投放餐盒、餐具、食物殘留物,而不是一頭霧水。
如何分類垃圾?一般來說,城市目前使用的方法有二分法(可回收/不可回收)、三分法(可回收/廚房垃圾/其他垃圾)、四分法(可回收/廚房垃圾/有害垃圾/其他垃圾)等。
城市在垃圾分類開始之初,可以使用三分法等簡單的分類方法,在管理正規、易于管理的團體部門、農貿市場、百貨商店、校園、酒店、房地產區等部門(住宅區)進行試驗,保證分類垃圾的分類處理。
為了實現資源化利用,取得更好的垃圾分類效果,還應該進一步細化分類標準。依據資源分布的特點,有關部門可設置細分垃圾分類回收設施和回收系統,通過建立分類處理系統,促進垃圾分類的長期發展。舉例來說,在花草比較集中的地方,可以增加專門的植物垃圾回收桶。
垃圾在哪里?眾所周知,可回收垃圾應進入再生資源回收系統,不可回收垃圾應按科學方法合理處理。
值得注意的是,垃圾分類不僅是指消費者丟棄垃圾時的分類投入,還包括垃圾收購、運輸、銷售、加工、成品市場等組織的再利用產業體系的支持。否則,前端垃圾分類完成,后續處理跟不上,只是勞動者損害錢的空閑。
比方說,如果垃圾實現分類投放后,垃圾車卻將分類后的垃圾倒在一起運走,這將使前期的分類工作毫無意義。所以垃圾回收車應該進行分隔改造,分類裝載垃圾。例如,在設置廚余垃圾桶時,應在后續處理中建立廚余消納設施。如果沒有相關設施,還可以建立垃圾下游行業的專業回收隊伍,由廠家直接回收,實現多渠道回收。
垃圾分類是傳統垃圾收集和處置方法的改革,是有效處置垃圾的科學管理方法。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惡化的環境,通過垃圾分類管理,大限度地利用垃圾資源,有利于減少垃圾處理量,提高生活環境質量。
